Search


一次在谷哥調查鹹派的身家資料時,發現了忠道的巴黎小站一篇深入淺出、旁徵博引的鹹派小史,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一次在谷哥調查鹹派的身家資料時,發現了忠道的巴黎小站一篇深入淺出、旁徵博引的鹹派小史,當時還沒去過巴黎的我因而對鹹派有了粗淺的概念,也因而更喜歡這個送禮自用兩相宜簡單又開心的料理。從那之後開始follow這個網誌,看著看著才發現原來他就是「慢食」與「慢食之後」的作者!(真是相見恨晚吶!)不管有沒有讀過他的作品,「慢食」這個概念的確在前些年很強烈的影響了台灣飲食文化,而今非常流行團購宅配的手工麵包、手工果醬等等,都無非是這個新的「飲食文化」的效應。而我們越來越重視食材、重視產地、重視食物的成分(媒體之惡是另一件事)也都與這個概念有密切的關係。就像他所說的「最好與最壞的」,都在繼續發生。 當然希望,我們都是在往最好的方向前進。好朋友Emily Cheng(九月咖啡大廚+頭家娘)常說「要吃好的東西」,並不是要花大錢、大魚大肉,而我真是再同意也不過了: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食物|設計|閱讀|不識時務 IG: @slow.chen
View all posts